口罩你选对了吗?

文章作者:首康医疗 发布时间:2023-12-23 10:12:33 浏览次数:

目前,呼吸道传染病仍在肆虐,是眼下各年龄段人群健康的最大威胁。当前,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病原体主要以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为主,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2023年12月9日,国家疾控局发布《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下文简称“2023版指引”),再次强调“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这是你佩戴的口罩,它由无纺布、熔喷布、鼻梁条与耳带(系绳)构成,在佩戴规范的前提之下,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它都会安稳的待在你的面颊,紧实的包裹住你的口鼻与下颌,阻挡气溶胶与飞沫给你带来的潜在威胁与伤害。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1)
作为目前能将我们与病原体阻隔开来的最为易得、简便而有效的防护用具,口罩是怎样保护你的?如何去更好的利用它,让我们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01

口罩是怎样保护我们的?


作为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口罩通过遮住佩戴者的口鼻及下颌,降低气溶胶、飞沬(血液、体液与喷溅物)中微细颗粒物(如病原微生物、病毒等)的喷射速度并截留这些细微颗粒物,达到防护自己与他人的目的。

根据作用途径及作用方式,医用口罩的防护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 扩散:细微颗粒物在无规则运动的作用下,位移到滤材表面,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接触到滤料的粒子因吸附而被过滤。

  • 沉降截留:较大颗粒物随气流运动时,因重力作用沉降在滤材上,由于粒子直径大于滤料纤维间隙而被滤材的机械筛滤。

  • 惯性撞击截留:当气流中的颗粒物通过滤材的网状通道时,质量较大的颗粒由于惯性作用,会偏离气流方向,撞击滤材并被截留。

  • 静电吸附:较小的颗粒(尤其是粒径<2.5 μm的粉尘、细菌及病毒)在靠近有静电的滤材时,由于静电作用被吸附在滤材表面。静电作用可在不增加气流阻力的情况下提高过滤效率。

  • 负离子中和:负离子可捕捉周围带正电的粒子并与之中和后沉降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

其中,颗粒物直径越大,沉降截留、惯性撞击截留效果越好;而颗粒物直径越小,扩散、静电吸附与负离子中和效应越强。在此过程中,直径大于20 μm的飞沫会迅速沉降,而直径在0.5~20 μm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并被人群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咳嗽喷出的飞沫在0.5 s内可对周围1.17 m的环境形成强烈影响,在5 s之后对大部分成年人的影响较小。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2)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3)


作为口罩的核心,其本体均由“纺粘层—熔喷层—纺粘层(Spunbond - Meltblown - Spunbond,SMS)”结构构成。其中,“纺粘层”通常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材质,以聚丙烯为原材料,经防水抗菌处理,主要作用是防止飞沫渗入与吸收呼出气体的水分,且不能有致敏反应;“熔喷层”通常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布”材质,以高熔指聚丙烯为原料,采用熔喷法工艺与驻极处理,使聚丙烯纤维上带有极化电荷,从而使得口罩本体具有截留、阻隔、吸附的作用。根据防护等级,口罩本体熔喷层层数或厚度会相应增加。通常,医用防护口罩熔喷层数为5层、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医用口罩熔喷层数为3层。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4)


作为辅助,鼻梁条通常是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可以确保口罩能够与鼻梁紧密贴合,提高密封性从而防止气溶胶通过缝隙进入口鼻;而耳带(系绳)通常由氨纶纱线与涤纶纱线混合针织,能够让口罩紧密贴合面部,防止移位。

02

什么场合需佩戴口罩?我们该怎样选择口罩?

根据类型,口罩可分为“日用口罩”、“工业用口罩”以及“医用口罩”。其中,医用口罩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相比日用口罩和工业用口罩,拥有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获得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生产。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5)

注:仅作为展示用,不推荐品牌

医用口罩又可再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与“医用防护口罩”。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各医用口罩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可知,判断医用口罩的主要性能的指标包括面部密合性、过滤效率、过滤阻力、液体阻隔性能、有效防护时间等。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6)
其中,面部密合性从高到低排序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面部密合性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即便选择了高过滤效果的医用口罩,如果不适合自己的脸型,同样起不到防护作用;综合颗粒过滤效率与细菌过滤效率,三者的过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吸气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液体阻隔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结合新近发布的2023版指引,我们应在以下场合中适时佩戴口罩,从而加强自我防护或减小他人的感染风险: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 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 

2. 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 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不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进行体育锻炼时。

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岁及以下婴幼儿。


此外,对于口罩的选择,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同时,购买口罩时,一定注意所购买的口罩的外包装上是否注明所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03

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戴口罩之后会出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都说要“好好戴口罩”,可怎么才算是“好好戴口罩”,关键的地方有哪些?

佩戴或脱卸口罩,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洗→戴→挂→压→洗→脱→洗


1、洗:佩戴口罩前,需要用手消液(或流动水)进行手卫生,并检查口罩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并及时更换。
2、戴:鼻夹侧朝上,一只手捧口罩外部并将其横贴在面部口鼻,另一只手将耳带固定在耳后,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3、挂:如果口罩为系绳式,则先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完成后应调整系带松紧度,使其贴合面部。
4、压: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完成后,双手贴在口罩侧面,呼吸检查口罩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口罩你选对了吗?(图7)


5、脱:脱卸口罩时,首先使用手消液进行手卫生。之后,先单手从一侧耳后轻钩住耳带将耳带摘下,再单手摘下另一只耳朵上的耳带,将口罩带离面部。
如果口罩为系绳式,则双手从颈部轻钩住下方系带,并将其从头顶处摘下(或解开下方系带),再用同样方法从头顶中部摘下上方系带(或解开下方系带),将口罩带离面部。需要注意脱卸口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
佩戴眼镜时,需要注意不要将耳带(或系带)挂住眼镜腿,避免不小心将眼镜损坏。

一支口罩最多能戴多长时间?

国内外既往研究皆没有对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根据不同环境对口罩过滤效率的影响,通常建议佩戴时间在2~6小时之间。但在出现呼吸困难、口罩有部分损坏、口罩无法密合面部、口罩受污染等情况下应及时更换,高风险环境下应适当缩短时间。

戴口罩时,总感觉皮肤不舒服该该怎么办?

长时间佩戴口罩时,由于面部皮肤长期处于密闭环境,加上受压、摩擦、闷热潮湿、微生物滋生繁殖等因素,容易引发皮肤瘙痒、泛红、红肿、浸渍,严重者会有痤疮、皮肤过敏、局部皮肤机械性(压力性)损伤甚至继发感染等多种皮肤问题。

建议在佩戴口罩前后涂抹含有控油、保湿成分的护肤品(因个人皮肤状况而异,不推荐品牌)。如出现皮肤瘙痒、泛红、红肿等现象时,应避免抓挠,及时更换口罩品种,可在皮肤敏感部位叠加棉片,过敏症状严重需求助皮肤科医生;如出现痤疮,可使用外用药(如抗生素乳膏等),症状严重者建议在皮肤科治疗。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https://www.shoukanggroup.com/xinwenzixun/3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